15 年前寫的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讀後心得報告
科技大學的本質在教導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,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最大的特色,在於必須將知識迅速化為商品,由於市場全球化的影響,未能即時將本身所擁有的知識,快速轉化為商品,並被市場接受的企業,終將難逃被時代淘汰的命運,企業如此,教育界也正面臨同樣的挑戰。
教育部將大學的競爭力,視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,全國各大學面對社會多元化的需求與全民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,如何在「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」的基本方針下,強化各校的競爭力,建立各校的重點特色,便成為各大學今後所賴以生存的重要關鍵。
事實上,「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」中所提到的觀點,或許是台灣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所共同面臨的問題,但,就基本體制上,仍然要有所區分,方能貫徹彼此的教育目標,為社會的現在與未來,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。吾人以為,一般大學的最高目標在追求學術的卓越,而科技大學則必須掌握技術的領先,學術強調的是其具備未來的主導性,卓越的學術指的是高瞻遠矚,是未來有用的技術;而技術的領先是要培養能馬上為企業所用的科技尖兵,是能馬上將知識轉化為商品的創新發明家。也許,隨著科技進化的速度日益增快,學術與技術的區隔,也就變得越來越小,但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應有的角色與定位,仍不失為各大學爭取重點特色時,所應強調的重點。
最後,談到本校在通過改名為科技大學後,如何在「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」的指導方針下,爭取市場定位,並積極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,吾人以為,必須要先從小處做起,慢慢往大處做;必須要先由內做起,然後再漸漸往外落實。小處在哪裡,必須先用科學化與合理化來管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,然後才能談替企業診斷,為財團解憂。必須要先在校內建立起知識經濟的體系,然後才有可能與社會上全民學習的脈動相結合。未來,全球化經濟發展的趨勢或許很難臆測,但本校單類多科的包袱,如何逐步轉化為本校的重點特色,將是一項嚴酷的考驗,成敗的關鍵,就看現在。